近日,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服务高质量发展技能竞赛、省软科学优秀科技成果奖、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等省级规划设计与科技成果评选中获奖1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成绩斐然。
2024年11月8日,《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获批、莱芜钢城融入济南后,济南编制的首部覆盖全域国土空间的规划。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济南市面向2035年乃至更长远时期的空间发展指南,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总体纲领,绘就出济南响应国家战略、彰显泉城特色、体现人民需求的愿景蓝图。
《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2025—2035年)》于2025年6月由济南市政府公布实施
“泉城”济南拥有独特的岩溶地下水系统,孕育了数量众多、水质优良、喷涌壮观的泉水景观,是我国岩溶泉的典型代表。泉水是济南的名片,也是城市最大的生态资源禀赋和核心竞争力。多年来,市规划院构建并承编了名泉保护总体规划、趵突泉泉域等重点泉域保护控制规划、涌泉泉群等泉群保护详细规划等系统性规划体系,持续推进规划编研和科研攻关,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形成彰显泉城特色的生态保护规划范式。
近期规划已被列入年度济南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2025年1月获济南市政府批复,是国批副省级城市中第一个获批的国土空间近期规划,为“十五五”规划编制、各项年度计划实施、近期建设项目落地提供技术支撑,有力推动城市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规划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济南经验”,得到自然资源部认可。
济南市是我国唯一一座岳渎交汇、黄河下游两岸发展的省会城市。以泰山、黄河为生态本底构筑“大济南、大生态、大文化、高品质”的空间框架,首次开展全域10244平方公里的全要素空间统筹与设计。总体城市设计成果获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成为济南特色风貌和建筑景观营建的总纲领。同时,研究制定了济南市城市设计管理技术规定、编制技术导则、成果技术标准等文件,填补济南市全域总体城市设计管控空白,完善全链条城市设计编管体系,有效指导了各级各类城市设计落地实施。
规划提出“保护第一、文化导向、场景重塑、打通路径”四大更新策略,实现城市历史地段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确定以应保尽保细到构件为前提的更新策略,策划以历史价值特色传承为目标的复合业态,塑造以消费创新培育升级为导向的沉浸场景,创新以“规划总体论证—编制实施方案—“带方案挂牌出让”为路径的工作机制,助力济南市首个省级城市更新项目顺利落地,实现百年上新街迎来华丽蝶变,为济南城市更新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成功示范。